發文號:澄政辦發〔2009〕56號
發文機構: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文時間:2009年6月15日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委會,臨港新城管委會,開發區靖江園區管委會,市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幫助江陰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市場就業競爭能力,盡快實現就業,根據《關于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的通知》(國人部發〔2006〕17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省教育廳〈江蘇省貫徹落實〈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蘇辦發〔2006〕18號)精神,決定開展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
江陰市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工作納入全市就業規劃,統籌考慮,并由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由市人才服務中心負責制定見習實訓工作計劃、費用補貼辦法,審核、確定見習實訓機構、見習實訓崗位和見習實訓人員名單,負責見習實訓項目管理、費用撥付等事宜。
二、基本要求
我市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是針對江陰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缺乏社會實踐及職業經驗,將就業培訓延伸到企、事業單位具體工作崗位,以完成一定生產或工作任務為目的的職業能力提升培訓。見習實訓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見習實訓單位和見習實訓崗位,由市人才服務中心進行過程管理與監督。江陰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自愿參加見習實訓。見習實訓期限一般為3個月。
三、參與條件
(一)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對象應具有本市常住戶口,年齡在26周歲以下,身體健康,持有高校畢業生就業推薦表。
(二)參與見習實訓的用人單位,應是在本市辦理工商登記或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單位,具備見習實訓條件,并確有用人需要和接收高校畢業生意向的企、事業單位。參與見習實訓的單位能按照就業見習實訓專業(工種)要求,至少提供5個以上管理、技術、技能類見習崗位,安排見習實訓指導老師,落實見習實訓計劃。
四、經費補貼
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的參與對象和組織機構,政府從專項經費(再就業資金)中給予適當補貼。
(一)見習實訓的高校畢業生在見習實訓期間的生活費補貼按500元/人·月計發。
(二)對承擔見習實訓的用人單位,按150元/人·月標準發放補貼。
(三)見習實訓高校畢業生在見習期內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按50元/人的標準投保。由市人才服務中心在見習學員上崗時,統一為其辦理投保手續。
五、操作程序
市人才服務中心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高校畢業生實際情況,向社會公開征集見習實訓單位和見習實訓崗位,并接受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實訓報名。
(一)滿足見習實訓條件的用人單位,可向市人才服務中心提出申請,經市人才服務中心審核后,即可認定為"江陰市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基地",參與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工作的實施,并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和評估。市人才服務中心有權取消不合格的見習實訓基地。
(二)符合見習實訓條件要求參加見習實訓的高校畢業生,應持下列有效證件的原件及復印件到市人才服務中心報名:
1.身份證、戶口簿;
2.高校畢業生就業推薦表;
3.學歷證書;
4.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應提供相應證書。
(三)市人才服務中心根據見習實訓崗位和報名情況,審定參加見習實訓人員名單,發放《見習實訓通知書》。
六、實施要求
(一)市人才服務中心、見習實訓單位、見習實訓學員等各方,在開展見習實訓活動前應簽訂相關協議,明確各自職責和權利。見習實訓結束后,見習實訓單位根據學員的實際表現,出具格式統一的《見習實訓學員職業能力評估表》,市人才服務中心對見習實訓合格者頒發相關證明。如單位有相關專業的用人需要,應優先錄用見習實訓學員,不得隨意延長見習實訓期限。見習實訓學員可根據見習實訓單位帶教情況,填寫《見習實訓單位評估表》,作為市人才服務中心對見習實訓單位的考核評估依據。
(二)市人才服務中心負責見習實訓崗位的征集、協調工作,制定統一的見習實訓計劃。負責對見習實訓項目進行過程監督和效果評估。
(三)見習實訓單位負責為見習實訓學員提供見習實訓崗位和相應見習實訓條件,安排實訓指導教師,落實見習實訓計劃。無正當理由不得解除與見習實訓學員的見習實訓關系。
(四)見習實訓學員應按照見習實訓計劃要求,認真完成崗位培訓任務,服從見習實訓單位管理,無正當理由不得提前結束見習實訓。
七、本通知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二○○九年六月十五日